星期六下午。
国际部二楼办公室。
张桥老师在做违纪生的工作,海艳老师和我在后面微格办公。
声音很大,张桥说了很长时间,那个学生却一副委屈的样子,说自己所有的错都是妈妈造成的,妈妈总是看不上他。上一次在办公室,这个孩子也是眼泪鼻涕的,说妈妈对他怎么怎么狠。
要说一个母亲要求严格,或者脾气暴躁,我相信;但是要说给孩子选择国际班的母亲如何折腾一个孩子,我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——这不只是财力的付出,更是长远的打算。
终于,我忍不住了,走上前批评这个孩子:
自己的错误怎么丝毫不反思?
全都推到妈妈身上您说谁会相信吗吗?
妈妈那么折腾你,你还穿得光鲜亮丽?
而后,海艳老师也一起做起了工作,不过,她要柔声细语了。
为什么说这些?
因为这一点点事情,可以窥见衡中老师彼此之间的合作。遇到其他老师做学生工作,我们不会皱起眉头——当然,多数情况下我们会避免干扰他人;相反,需要帮助的,其他老师会及时帮助。
劝过张桥老师的弟子之后,我就上楼了——我班一学生上课违纪了。
吉米老师老师做了及时的沟通,而且还把几位急需帮助的同学做了统计,针对他们分别组了微信群。一者避免他们个人自尊受伤害,二者沟通更及时更方便。
我们班的老师们,也是精诚合作,没有推诿。
昨天班级教研,国际部领导也都参加了。这不是督促,而是与班级老师们的拧成一股绳。
和学生谈完话,张桥那个学生的家长也来了。
家长臂上带着黑纱——她老人刚刚过世。来接孩子,偏偏孩子出这种状况。她一边哭泣一边自责。
海艳老师、我于是一块儿和张桥老师劝家长改变一下教育方式。
晚自习,德凯老师帮助VCE处理学生问题。
星期六星期天,衡中召开高考研讨会,全国各地来观摩的人非常多,主讲的老师基本上得讲两场。衡中的成绩之所以卓著,原因有很多,许多人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得出结论。但是,许多人经验拿走了,却不见得有什么效果。
生源他们未必差,师资他们可能更好,他们学衡中,但有一点学不了,那就是敬业和合作。
衡中的敬业精神不分老少。像我,工作二十六年了,张桥、海艳、德凯、吉米刚走上工作岗位久,我们都是普通的在普通不过的人,周六下午就这么度过的。我甚至调侃似的给学生说,张桥老师是要架一座通向澳洲的大桥,你们不要让张“桥”变成张“憔”。
衡中的合作无处不在。今天下午来说,没有人刻意安排,但处处合作。我在普高二十多年里,每一个教研组的成员们,每一个科室,都是密切合作。主讲老师老师的话语里,您会发现有全组的心血;衡中高考的背后,有多少人的倾情付出和共同努力。衡中可能没有什么大师,但多的是群狼的合作,默默地合作。一个不懂合作的群体,永远是一盘散沙。
国际部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,这半天也只是每一个平常日子的缩影。他不参加全国高考,但在悄悄地备考国外课程。
这一个角落容易被人忽略,就是这么一个角落里,依然有这么美丽的合作,这里的合作早已成为常态。全校各处,您随意观察吧。
细小之处做文章,从敬业和合作的角度去观察衡中,相信您不虚此行。